在北疆,有一种蓝叫“瓦蓝”

       来黑河工作已一年多了。这个北纬50.2度的边陲小城,距离我国最高纬度的漠河仅低了3度,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隔江相望,最近处仅760米。当地人有句顺口溜:“小城不大风景如画,楼房不高有尖有包;人口不多热情好客,一条大河跐溜出国。”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照理应该有很多崭新的体会和感受,比如这里辽阔的黑土地、广袤的兴安岭、挺拔的白桦林和漫长的冰雪季;又比如这里富有异国风味的美食饮品,大列巴、大肉串、酸黄瓜、苏伯汤、格瓦斯等,然而给我印象最深刻并且逐渐爱上的却是这里湛蓝湛蓝的天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蓝色总是占据着这片天空的主角,大多时候甚至连一丝云彩也没有,“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在这里并不具有代表性。整个天空仿佛一张巨大的蓝色穹顶,蓝得那么纯粹、那么深邃,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当地人告诉我,他们管这种蓝叫“瓦蓝”。我不由地佩服东北语言的生动,因为没有比这个“瓦”字更为贴切的了,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只有你站在这片天空下才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

       小城依江而建,这条与省同名的大江,在164年前签订《瑷珲条约》后,一江两分,成为中俄两国的界江。隆冬时节,冰雪封冻,白皑皑的江面上,一条铁丝网蜿蜒在主航道中心线上,每隔一公里便是一个江中执勤哨位,边防战士顶着刺骨的寒风,身披斗篷、手握钢枪,在“瓦蓝”的天空下,宛如一座冰雕,威武神圣。

       我的搭档是一位老边防,从18岁入伍就一直守着这条界江。他说:进入三九天,江面上气温能达到零下40多摄氏度,战士们上岗前光穿戴衣物就是一门学问:大棉袄、二棉裤、外套皮衣又皮裤;羊绒棉帽头上扣,防冻面罩脸上套;身披羊毛大衣、脚踏毡毛疙瘩。战士们就是这样,高喊着“下江代表祖国,上岸代表军队”的口号,身负48斤的全副武装走向哨位。

       最令人感动的还是他们的“夫妻哨”。我的搭档告诉我,每年春节,为了让战士们能看上春晚,部队规定由干部代替战士上岗执勤。这个时候,恰逢来队探亲的军嫂们便会自告奋勇地申请,与爱人一起奔赴哨位,在寒风凛冽的洁白江面上度过一个特殊的除夕之夜。每每说到这个话题,我搭档的爱人都会一脸自豪地说:“尽管我都冻哭了,但看到身后的万家灯火,看到身边最可爱的人,我的内心是微笑的,我的眼泪是甜蜜的,那是我人生的高光时刻!”

       时过境迁,现在部队的军需装备早已今非昔比,但一代代边防军人守边戍边的责任和使命从未改变,他们已经成为这座小城最美的风景、最靓的名片。他们的品质就像这片“瓦蓝”的天空,永远那么纯、那么正,不带一丝杂质。正是在这样的天空下,人们的生活才会那么的安逸,才会发出“何其有幸生于华夏,安于盛世见证百年”的内心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