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张仪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代表性人物,二人同为鬼谷子的学生,“专业”相同、志趣一致,都以游说天下、实行外交谋国为能事,服务对象则是当时战国七雄的统治者。他们的功业,主要是实行合纵连横之策,只不过苏秦是在齐、楚、燕、韩、赵、魏等“山东”六国之间推行合纵之策,联合六国对抗秦国;而张仪则支持秦国实行连横之策,分化瓦解“山东”六国的合纵盟约,帮助秦国统一天下。说起来,苏秦、张仪这对同窗,在政治上却是各为其主、互为对手的。
据史料记载,苏秦、张仪二人之间的友谊还是不错的。苏秦、张仪辞师下山之时,二人就约定“好马不同槽”,不在“一个锅里搅马勺”。也就是说,你干你的、我干我的,可以竞争,但不吃一家饭,以防止“孙膑、庞娟”同门相残的悲剧重演。这也就有了二人各施政见、各为其主,但同门不相残的传说。正基于此,苏秦甚至在赵国当政时,对正在事业上蒙受挫折的张仪,实行智激之计,令张仪入秦谋事,并暗中予以资助,以使张仪得到更好的发展。张仪知道后,感叹自己没有苏秦高明,误会了苏秦的好意,于是投桃报李,许诺在苏秦当权时不令秦国攻打赵国。
但在历史上,苏秦和张仪二人各自最早的“职业”规划和服务对象恰恰相反。也就是,苏秦最早看好的不是“六国”,而恰恰是秦国;而张仪最早看好的是“六国”,而不是秦国。命运好像跟苏秦和张仪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经过一番折腾后,命运最后完全颠倒了他们各自的选择,使他们各自的服务对象正好出现了戏剧性的反向奔赴,理想和现实轻飘飘地与他们擦肩而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大约就是影响人才流动的偶发因素在起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作用。
苏秦在游说六国之前,最早去游说的是秦国。
当时,他认为,秦国经商鞅变法之后国力日盛,最有希望统一中国,所以入秦进策。但不巧的是,苏秦西行入秦时,正赶上秦孝公新亡,秦惠文王赢驷新立,秦国又刚刚处死了变法功臣商鞅。这时候的秦惠文王,虽有吞天大志,但又觉得秦国需要对内稳定,对外韬光养晦,不想过早地暴露秦国的战略意图,所以讨厌说客,于是对前来说项的苏秦比较冷落,未能采纳苏秦的建议。结果,苏秦的游说碰了一鼻子灰,以失败告终,只能不了了之,悻悻地离开秦国,转而到山东六国去寻求用武之地。
而张仪最早游说的是齐国。
当时,张仪认为齐国的气象最佳,是秦国的有力竞争者。张仪到齐国游说时,一开始还真是一帆风顺,齐国的国君甚至许诺委以重任。后来,张仪又带着齐国的使命,到楚国游说,一开始也很顺利,但想不到却遭到楚相昭睢的嫉恨,在饮酒时谎称张仪偷了他家的玉璧,把张仪下了大狱,还打了个半死,差点丢了命。结果,使张仪游说齐、楚、燕、赵的行动蒙受重大挫折,只好逃出楚国、一蹶不振,最后在苏秦的智激之下,才走向了秦国。
生活中的事儿,就是这样匪夷所思。理想、现实、愿望和结果,往往阴差阳错。苏秦说秦不得而后归六国,张仪折楚受辱而后入秦国。但苏、张二人都先失后得,各自成就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苏秦施合纵之策身配六国相印,张仪力行连横助老秦大出天下,皆是流芳千古的佳话。但我们不能不说,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偶然因素往往以人力不可控的“命运安排”,左右着人才的成长与流动,使历史人物的生命轨迹,呈现出异常诡异同时也异常精彩的戏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