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两周史时,发现诸侯国重名的现象比较普遍。研究其演变有很多有趣的发现。
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春秋时,一位名叫富辰的下臣劝谏周襄王:“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是“封建”最早的出处。周灭商后分封诸侯国多少呢?据《春秋大事表》卷五载,春秋列国为147个。《春秋会要》则记载有142个。由于当时国于邑,国与部族的界限难以确认,有分封也有灭亡,历来考证方法不一,所以两周究竟有多少个国无法定论。通常以140余国统称。《荀子·儒效》上说,周灭商后分封诸候71国,姬姓53个。
提到燕国,一般指北燕,其实两周时有两个燕国,两个诸侯国的名字可能也是一样。这两个燕国一个是伯鯈之燕,姞姓南燕。另一个是召公之燕,姬姓北燕。
南燕最初的封地在河南郾城地区(今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南燕史料记载不多,寥寥几句,南燕大约在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之后被郑国所灭。而且,北燕很可能是殷商南燕部(族)另一支迁徙而建立的北方国家。
据《史记》记载:“封召公奭于燕。”这个就是北燕,目前所见到的古书中是写作燕,先秦古文字中都写为匽或郾。如北京房山琉璃河镇董家林村发掘克罍、克盉盖与器口内壁各铸有相同的铭文,各43字:“王曰:太保!隹(唯)乃明乃鬯,享于乃辟。余大对乃享,令(命)克侯于匽(燕)。”
铭文大意:周王说:“太保,你用盟誓和清酒来奉事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享,命克到匽国(燕)做侯。”克是召公奭的儿子,召公奭是周武王的弟弟。但召公没前往封地,而是派他的长子克管理封地,自己留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长安区),继续辅佐周王室。克到达匽(燕)地,接收了土地和人民,为此事做了这件青铜器。
郭沫若指出:“凡北燕之燕,金文作匽,若郾无作燕者。”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论》又补充道:“燕国之燕,金文皆作郾。兵器有郾王喜矛,即燕王喜也。”
秦统一后才出现燕,秦以前匽或郾字,匽国改称为燕国,最有可能是避讳,具体避谁的讳就不得而知。也有说法认为,自古燕地出方士,燕国方士用“燕”作为自己的国名,有可能与取悦始皇帝有关:始皇帝嬴姓起源玄鸟,玄鸟亦称燕。另外,也有可能当时秦朝廷宫廷文化尚黑有关,据传统文化中的五行相生相克说,周为火德,对应红色,秦为水德,对应为黑色,水灭火,秦灭了周,所以秦尚黑。正巧,燕子也是黑色。
燕召公封燕至燕王喜共传42世,828年,先后建燕城、临易、蓟城、燕下都、辽阳五都。其中蓟城时间最久,燕城次之,燕下都、临易又次之,辽阳时间最短,仅5年。
燕国的战略地位虽如此重要,但在《史记·燕召公世家》中,却只用“自召公已下九世至惠侯。燕惠侯当周厉王奔彘、共和之时”寥寥数语,就把大半个西周时期的燕国史交代了。《史记》中,惠侯之后,虽开列了釐侯、顷侯二位,但亦毫无事迹可言,连名字都没记载全。可以说,《史记》有关西周时期燕国历史的记载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中解释:这是因为“并国史先失也”。至于“国史”失载是否与始皇帝焚书有关,刻意销毁列国历史档案,这也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类似燕国重名现象的还有一些诸侯国。有学者注意到,鲁国在夏商时可能就已存在,或地名或方国,位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逸周书·殷祝解》说夏桀曾徙于鲁,商代甲骨文也有卜问“鲁受年”之类的卜辞。周武王克殷后,封四弟周公旦于今河南鲁山一带,是为鲁国,俗称西鲁。成王继位后,封周公于“少皥之虚”(今山东曲阜)建立鲁国,原武王所封鲁国不复存在,新的鲁国俗称东鲁。
周公旦长子伯禽为鲁国的始祖,故称鲁公。周公旦与召公奭做法一样,也未前往封地,而是派他长子伯禽管理封地,他继续辅佐周王室。
另外一个诸侯国——虢国的封地也比较复杂,最初分封在今陕西宝鸡一带,后来,其中一个支系被封在河南荥阳,于是就有陕西宝鸡的东虢与河南荥阳西虢。春秋时,山西省平陆县东南与河南省三门峡市之间又有一个虢国,因其横跨黄河南北而被分为南虢与北虢。成语假途灭虢中的虢,就是指被晋献公灭掉的南虢与北虢。
还有一些诸侯国,史料上有多个名字,这可能是因为都城和国名的不同造成记载的“混乱”。湖北随州地区春秋战国时有个曾国,可史料上却只明确记载有随国。经过文物专家研究认为,曾国为国名,随国为都城,这与战国时魏国都城大梁又称梁国,大抵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