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三尺讲台 情系安全生产

——记公司职工岗位技能大赛“煤矿安全培训专兼职教师技术状元”、兴安煤矿培训教师宋晓瑜

在煤矿行业,安全是永恒的主题,而煤矿安全培训则是筑牢安全防线的基石。兴安煤矿安全培训中心教师宋晓瑜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为职工传授安全知识与技能,在平凡的安全培训岗位上辛勤耕耘。

立足岗位钻业务

今年42岁的宋晓瑜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她深知煤矿安全领域知识在不断更新,法规政策也在持续变化,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紧行业发展的步伐,为企业提供最前沿、最实用的培训内容。

她积极参加各类煤矿教师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与优秀同行深入探讨,汲取先进的安全理念和技术方法。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最新的煤矿安全法规、操作规程以及事故案例分析等资料,每年撰写的学习笔记多达2.5万字。通过学习,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还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使培训课程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讲解创伤急救与包扎课程时,宋晓瑜能够结合典型事故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学员讲解创伤急救的包扎方法及注意事项,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自救互救的重要性,并掌握有效方法,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精益求精提素质

宋晓瑜以“德”立身,在业务上力求精益求精,她把提升职工安全生产意识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抓手,在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传统的煤矿安全培训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形式单一,学员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不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宋晓瑜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力求让培训课堂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她将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入课堂,通过播放煤矿安全事故视频、动画演示、图片展示等方法,直观地向学员呈现安全知识和事故案例。

在培训井下爆破工时,宋晓瑜播放了一段顶板事故的视频,真实的事故场景让学员们深刻感受到顶板事故的严重性和事故带来的危害性。之后,她在分析讲解事故原因时,将相关理论知识融入课堂,借助“煤矿安全知识考试”小程序,进行线上练习及课后复习,这种方法既能节约人力和物力,又提升了学习效率,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员学习安全知识的热情,有效提高了特种作业考试的合格率。

再接再厉攀高峰

宋晓瑜立足安全培训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了确保每一位学员都能在培训中有所收获,她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因材施教。每期培训班开班前,都会深入了解每位学员的基本情况,包括文化水平、工作岗位、年龄结构等,然后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她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学员,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比喻进行讲解,将复杂的安全知识简单化、具体化,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现实案例交织在一起,使那些难以记住的安全知识变得栩栩如生、易于理解。

她在讲解自救器佩戴方法时,针对学员使用自救器因操作步骤繁琐导致佩戴速度迟缓的问题,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总结出“自救器操作‘一开二挎三四拔,五咬六夹七调退’十四字口诀”。借助这个简洁易记的口诀,学员们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迅速掌握操作流程,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这个创新举措在公司煤矿安全培训中得到了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