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作为传统能源行业的重要支柱,正面临着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吸引、培养、留住优秀人才,特别是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多年来,鸟山矿党委始终将人才培养工作置于企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通过构建“导师带徒”培养机制、完善生活保障体系、强化基层实践锻炼、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等多元化培养模式,有效促进了新入职大学生的快速成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了一支高素质的青年人才队伍。
鸟山矿总工程师于滨的成长历程,正是企业人才培养成效的生动写照。作为一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技术骨干,他始终以高度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投入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工程师的担当与奉献精神。在工作中,于滨不仅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充分运用到矿山的技术管理与创新中,更以“传帮带”为己任,着力打造高素质技术团队。他深知,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只有培养出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才能为矿山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为此,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定期组织技术培训、系统梳理经验案例、开展“一对一”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年轻技术人员快速成长,团队整体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为矿山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大学毕业后,宋怀宇和徐程琳怀揣着青春梦想,以定向毕业生的身份来到鸟山矿。对于他们而言,这不仅是一次职业选择,更是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
“初到煤矿,我就深深感受到了企业对人才的重视与关怀。”宋怀宇回忆道,“从矿领导的热烈欢迎到生活工作条件的精心安排,每一个细节都让我倍感温暖。企业为我们提供了舒适的公寓、完善的生活设施,还专门制定了职业发展规划,这些都让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与宋怀宇同期入职的徐程琳被分配到鸟山矿机电科工作。“记得报到第一天,矿党委就为我安排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量身定制了为期一年的成长计划。”徐程琳说。她表示,将把企业的培养转化为前进动力,立足岗位、踏实工作,用实际行动回报企业的信任与期待。
鸟山矿党委十分关心毕业生的生活,帮助外地毕业生寻找房源,并按照上级政策要求,提供住房补贴、外出业务培训等福利政策。已入职的毕业生对当前的薪酬待遇以及各项福利表达了充分的认可。
办公室李沐聪回忆道:“我的家乡在绥化, 2023年8月来到鸟山矿实习,当时我的男朋友在双鸭山矿业公司新安矿实习。临近毕业时,我们讨论毕业去向问题,决定一起来到鹤岗矿业公司工作。鸟山矿党委得知我们的决定后,主动与学校联系,并向公司提出申请。最终,我被安排到鸟山矿工作,男朋友则被分配到益新矿担任技术员。我们非常感动,内心坚定要为煤矿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鸟山矿党委本着让毕业生学有所用的原则,根据系统业务需要将毕业生分配到生产一线单位工作。毕业生们服从矿党委的安排,在生产一线任劳任怨,安心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工作期间,他们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虚心学习,勤于思考,用所学知识判断问题、处理问题,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献计献策。
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采矿工程专业的韩凉,投身煤海,深入井下一线,勇于面对防冲工作的挑战,逐步成长为鸟山矿防冲副总工程师。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统筹防冲工作,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展现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专业能力,成为了企业的技术骨干。
鸟山矿党委还定期组织毕业生召开座谈会,交流思想和工作经验。矿各系统领导与毕业生结对帮带,了解毕业生在思想、工作、生活上的情况,帮助解决相关问题。组织新入职毕业生参观鹤岗市博物馆、矿史馆,让他们接触多元文化和企业文化,提升文化素养,大大丰富了毕业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每逢毕业生过生日,为他们送鲜花、送蛋糕;每逢假日,对新入职的外地毕业生进行关怀慰问,发放春节慰问品,提高了新入职大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
鸟山矿党委书记吴增亮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耕人才战略,进一步拓展面向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通道,提供更为丰富多元的成长机遇,全力助推大学毕业生在投身煤矿事业的征程中实现自我价值。”